前段时间,很多孩子咳嗽感冒,甚至换上支原体肺炎,有些孩子抵抗力低,容易遗留或剧烈咳嗽,或咳吐浓痰等后遗症,其中有一种情况就是流脓鼻涕,黄白脓鼻涕如脓液一样,鼻屎很多,还鼻塞,一般人当感冒治疗,或当鼻炎治疗,收效甚微。其实,此为外感风寒,郁热于肺,产生炎症,进而肺热结脓,邪热巡经上犯与鼻窍,肺痈脓液从鼻窍而出,则为脓鼻涕,如从热上犯呼吸道,则脓液从口咳出为浓痰。
有一儿童,自咳嗽感冒发烧后,吃康泰克而愈,但有一后遗症,就是流白色脓鼻涕,鼻屎多,鼻塞不通,夜不能眠,偶有咳嗽,头时有晕眩,k8凯发其家人问诊于我。因其涕脓色白,又有咳嗽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,及晕眩,辨证为风寒束肺,肺痈未清尽,故辛温解表排脓,
桔梗12g、枳实9g、白芍9g、甘草9g、麻黄5g,k8凯发细辛3g,桂枝5g,抓2剂,一日一剂,一剂两服.
患儿服第一剂后,已经大好,尽数排除白脓鼻涕,开始排清鼻涕,好约7成。服完第二剂后,清鼻涕也止住,痊愈。
这个方是张仲景的排脓方+小青龙汤合成的,小青龙汤解表散寒,温肺化饮,排脓方则是金匮要略的排脓散+排脓汤合成,排脓散一般用于身体手足等的疮疡痈脓,排脓汤则主要用于排胸喉之间的脓肿痈疡,这里合用是加强排脓功效,所以才能2剂就将脓白鼻涕排干净,将鼻炎收治好。
排脓散及排脓汤首见于张仲景的《金匮要略・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》,有方无证,原条文为:“排脓散方:枳实十六枚,芍药六分,桔梗二分。上三味,杵为散,取鸡子黄一枚,以药散与鸡黄相等,揉和令相得,饮和服之,日一服。排脓汤方:甘草二两,桔梗三两,生姜一两,大枣十枚。上四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温服五合,日再服。”
此二方是承接王不留行散而来:“病金疮,王不留行散主之,王不留行散方:王不留行十分,八月八日采;蒴细叶十分,七月七日采;桑东南根白皮十分,三月三日采;甘草十八分;川椒三分,除目及闭口者,去汗;黄芩二分;干姜二分;芍药、厚朴各二分。上九味,桑根皮以上三味,烧灰存性,勿令灰过,各别杵筛,合治之为散,服方寸ヒ。小疮即粉之,大疮但服之,产后亦可服。如风寒,桑东根勿取之。三物皆阴干百日。”